博客
关于我
HTML5 之拖放(drag与drop)
阅读量:414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06

本文共 89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。

 

拖放(Drag 和 drop)是 HTML5 标准的组成部分。

拖放是一种常见的特性,即抓取对象以后拖到另一个位置。

在 HTML5 中,拖放是标准的一部分,任何元素都能够拖放。

HTML5 拖放实例

下面的例子是一个简单的拖放实例:

实例1

请把 W3School 的图片拖放到矩形中:

  

一步步看代码的作用

1. 首先,为了使元素可拖动,把 draggable 属性设置为 true :

2. 拖动什么 - ondragstart 和 setData()

然后,规定当元素被拖动时,会发生什么。

在上面的例子中,ondragstart 属性调用了一个函数,drag(event),它规定了被拖动的数据。

dataTransfer.setData() 方法设置被拖数据的数据类型和值:

function drag(ev){ev.dataTransfer.setData("Text",ev.target.id);}

  在这个例子中,数据类型是 "Text",值是可拖动元素的 id ("drag1")。

3. 放到何处 - ondragover

ondragover 事件规定在何处放置被拖动的数据。

默认地,无法将数据/元素放置到其他元素中。如果需要设置允许放置,我们必须阻止对元素的默认处理方式。

这要通过调用 ondragover 事件的 event.preventDefault() 方法:

event.preventDefault()

4. 进行放置 - ondrop

当放置被拖数据时,会发生 drop 事件。

在上面的例子中,ondrop 属性调用了一个函数,drop(event):

function drop(ev){ev.preventDefault();var data=ev.dataTransfer.getData("Text");ev.target.appendChild(document.getElementById(data));}

实例2:

如何在两个 <div> 元素之间拖放图像。

  

转载地址:http://uccuz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Python 面向对象进阶
查看>>
Linux常用统计命令之wc
查看>>
Git安装及使用以及连接GitHub方法详解
查看>>
docker容器与虚拟机的区别
查看>>
shell脚本里使用echo输出颜色
查看>>
Python2跟Python3的区别
查看>>
并发编程——IO模型详解
查看>>
Java之封装,继承,多态
查看>>
wait()与notify()
查看>>
使用js打印时去除页眉页脚
查看>>
Spring security OAuth2.0认证授权学习第二天(基础概念-RBAC)
查看>>
ORA-00904: "FILED_TYPE": 标识符无效
查看>>
数据仓库系列之维度建模
查看>>
Scala教程之:函数式的Scala
查看>>
java中DelayQueue的使用
查看>>
线程stop和Interrupt
查看>>
Android中定时执行任务的3种实现方法
查看>>
nodejs中npm常用命令
查看>>
mybatis一个怪异的问题: Invalid bound statement not found
查看>>
基于Vue2.0+Vue-router构建一个简单的单页应用
查看>>